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7月23日至26日,熟女
熟女
党委副书记刘梦娟老师、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士岚老师、熟女
团委书记、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海希老师和辅导员、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郭霖刚老师带领党员代表一行10人赴重庆联合开展“传承红岩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歌乐山麓,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梦娟老师以“红岩魂·青春志:用钢铁意志铸就精神丰碑”为主题,为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堂感人至深的微党课。“在重庆歌乐山下,这座用鲜血淬炼过的山城里,有一种力量穿透时光——它叫‘红岩精神’。”刘梦娟老师的开场白将大家带入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她为青年党员们深情讲述了1948年,年仅28岁的江竹筠同志被捕后面对敌人钉入十指的竹签,发出“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铮铮誓言;描绘了渣滓洞、白公馆中800多名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壮烈场景;重温了陈然烈士狱中写的《我的“自白书”》和罗世文烈士高呼“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等感人事迹,深刻阐释了红岩精神源于真理之光,是共产党人“同流不合污,出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她号召青年党员接过红岩精神的火炬,将钢铁意志融入新时代的奋斗征程。
为创新传承形式、深化学习效果,刘梦娟老师还带领青年党员在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地录制了10余条“红岩精神青年说”系列微党课视频,让青年一代在讲述英烈故事、诠释信仰真谛的过程中,成为红色基因的生动传播者。

熟女
党委副书记刘梦娟老师给党员们讲授微党课
“今天,我们来到红岩革命纪念馆,头顶是七月骄阳,脚下是先烈热土。”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士岚老师以此开篇,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为青年党员们讲授微党课。她深情追忆了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时展现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及其流传后世的“六月风荷”廉洁佳话。夏士岚老师聚焦周恩来同志“三不沾”的铁律、“在人民面前永远做小学生”的为民姿态以及“个人利益淡如水”的严苛家规,生动诠释了其崇高的廉洁风范,并以此激励青年党员传承这份精神,让廉洁成为青春最亮的底色。党课尾声,夏士岚老师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与80年前周恩来同志在此坚守的信仰隔空共鸣,宣示着新时代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廉洁底色的如磐决心。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士岚老师带领青年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在“六·五”隧道惨案遗址,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海希老师聚焦“愈炸愈强”的抗战精神,回顾了日机狂轰滥炸下重庆的惨烈状况,特别讲述了师生们在防空洞中坚持上课、“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动人场景。王海希老师强调,这种“把课堂当战场,把学问当武器”的壮举,生动诠释了抗战精神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信念。她勉励青年党员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将这份精神内化为奋斗动力,挺膺担当,书写无愧于使命的时代答卷。

熟女
团委书记、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海希老师给党员们讲授微党课
学院辅导员、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郭霖刚老师则为党员们生动讲述了卢作孚民生公司在抗战时期冒着日军轰炸的风险抢运物资输送到抗战前线、西南联大师生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徒步南迁等事迹,而后寄语青年党员:“这些先辈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担当,在危难中托举起民族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当传承这份‘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在服务国家需求中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为强国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熟女
辅导员、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郭霖刚老师带领党员们学习“六·五”隧道惨案历史故事
部分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活动心得体会
国商专硕党支部魏嘉欣同志:革命先辈们在狱中不屈抗争、用生命守护信仰的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红岩精神的厚重与磅礴。它不仅是面对酷刑时的坚贞不屈,更是在黑暗中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是共产党人纯粹的信仰与无畏的担当。这份精神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信仰的力量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唯有坚守这份精神,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金融专硕第一党支部李沅芷同志:“六・五”隧道惨案遗址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抗战岁月的沉重记忆,也孕育着“愈炸愈强”的抗战精神。当了解到人们在战火中坚守家园、在防空洞里不忘求知时,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种精神的内核——那是面对强敌时的不屈不挠,是身陷绝境时的乐观坚韧,是为了民族存续而迸发的强大凝聚力。抗战精神让我懂得,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必须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入党积极分子詹硕彦同志:红岩精神,是烈士们用生命铸就的丰碑。它不仅是面对酷刑的铮铮铁骨,更是铁窗内闪耀的集体光辉与信仰传承。从凝结血泪教训的“狱中八条”,到难友间秘密传递的信念星火,我看到的是用生命和忠诚构筑的坚强组织堡垒,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在新时代,我们更需团结一致、严守纪律,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将先辈用生命守护的信仰火炬接续传递,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以下图片采用滑动图集形式展示)








文 字:李沅芷
图 片:刘梦娟、李沅芷
编 辑:甘子盈
一审一校:王海希、于 娜
二审二校:刘梦娟
三审三校:姜 玮